儒勒·凡尔纳 | 其他 | 已完结
阿凡提倒骑毛驴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不仅中国维吾尔族人民家喻户晓,而且中国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据有关专家研究,它最初起源于十二世纪的土耳其。由于阿凡提的笑话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乐观、豁达向上、富于智慧和正义感,因而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传遍了小亚细亚及中东、巴尔干半岛、高加索、中亚和中国新疆。
3.00 万字 | 2025-04-08 14:32更新
我是路小路,我在这里我不是局外人,我不是站在外面,不是站在街边我像是一个不小心闯了红灯、站在路中央观望着这个时代的人有时候觉得看到的东西很可笑,有时候觉得自己站在那儿很可笑你可以说我很快乐,我也确实没什么不快乐,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我心里有个柔软的地方,也曾生出过坚硬的力量,但我还没明白这股力量要去向何方,你已经到了美利坚的黄金海岸我其实觉得这生活真他妈的还凑合,但我如果就此一生,我会骂娘我想有神明降临,结果他们告诉我,我就是天使,即便已坠落此地,我还是天使我想过离开这里,我想赶在讨厌自己之前喜欢自己我想逆世生长,尽管我可能只是绕了一个圈
7.20 万字 | 2025-04-08 14:29更新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 其他 | 已完结
《牛虻》(TheGadfly)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被革命同志误解,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13年后,当他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彩浓重的主题。小说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6.08 万字 | 2025-04-08 14:31更新
本书是《那小子真帅》的下半部(终结篇)。毫不夸张,小说完全以轻松的日韩漫画式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家里有钱、长相超级帅的四大天王之首和一个平凡活泼、充满朝气的女孩子之间圆满大结局的爱情故事。其他受人关注的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也澎湃着心跳的气息。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终结篇里还收录了美女可爱淘超级搞笑的篇外篇《一个傻瓜的爱情》等故事,在篇外篇里你可以看到《那小子真帅》的影子,但是你可千万不要拿着《一个傻瓜的爱情》去对里面的人物哦,哈哈:))~~那样一准将你搞晕,最后只见你笨头笨脑地拿着一本《那小子真帅》前后执着地对照着《一个傻瓜的爱情》里的人物、情节,让你在迷迷糊糊中变成一只大莱鸟。
6.40 万字 | 2025-04-08 14:28更新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是的,《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茶馆》震动欧洲,老舍在世界文学中自有他的地位。人们期望更多地了解老舍,了解他的经历、性情、思想、人格……。这就需要传记:他传、自传,不止一种。
6.80 万字 | 2025-04-08 14:28更新
讲述值此世纪末,衷心祈愿这里所议论的人物在下一世纪的中国现实生活中淡出;当然,作为光辉的典型人物,他将和哈姆雷特、唐·吉诃德等不朽的名字一样万古不朽。阿Q,是一个卑微渺小的人物,但却是一个巨大的名字。我不说:“伟大”而说“巨大”,是因为这个小人物的确称不上伟大,但这个名字的历史的和美学的涵容量却真是巨大得无比,我想不出世界任何一个文学人物能有阿Q那样巨大的概括性,把几亿人都涵盖进去。几乎每个中国人,你,我,他,都有阿Q的灵魂的因子。阿Q是一个“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的奴隶,比“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奴隶更可悲。
1.80 万字 | 2025-04-08 14:29更新
查尔斯·狄更斯 | 其他 | 已完结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情节感人肺腑,是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之一,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法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为了爱而自我牺牲。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9.00 万字 | 2025-04-08 14:32更新
儒勒·凡尔纳 | 其他 | 已完结
小说描写的是游轮“邓肯号”正在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峡上进行其处女航。船主格里那凡爵士突然发现船尾有一条鲨鱼尾随其后。水手们捕杀了鲨鱼后,发现鲨鱼腹中有一个密封瓶,瓶中装有三封残破不全的求救信,分别有英文、法文、德文书写。信系英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所写。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获悉此事后,当即赶往船主格里那凡府上。由于英国政府拒绝派船前往营救,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和海伦夫人便决定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乘坐“邓肯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他们穿越了南美洲大草原,走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
10.60 万字 | 2025-04-08 14:32更新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三年一月至五月间所作杂文四十三篇,一九三三年十月由上海北新书局以青光书局名义出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曾由上海联华书局改名《不三不四集》印行一版。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相同。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1〕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12.00 万字 | 2025-04-08 14:29更新
这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共计23篇,其中包括一首打油诗和一出诗剧。这些文章都曾陆续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题辞》最初也曾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语丝》第138期,发表时署名均为鲁迅。其中《雪》、《风筝》等文章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5.00 万字 | 2025-04-08 14:29更新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1.40 万字 | 2025-04-08 14:30更新
乔治·奥威尔 | 其他 | 已完结
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5.80 万字 | 2025-04-08 14:33更新
《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后被改编成同名话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7.00 万字 | 2025-04-08 14:30更新
古斯塔夫·勒庞 | 其他 | 已完结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特点,而统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体的这些特点建立和巩固自身统治的。
4.40 万字 | 2025-04-08 14:31更新
赫塔·米勒的最新作品,甫一出版便获得了德国书奖,被誉为“一部气势磅礴,夺人心魄及令人谦恭的小说,也许是这个秋季最令人难忘的读物”。故事背景设定于“二战”结束时,主人公是17岁男孩,他被送到乌克兰劳动营。这些曾在“二战”中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德国人,受尽非人的待遇。作者以大角度描绘了这个悲惨的年代。
1.60 万字 | 2025-04-08 14:31更新
一部个人的成长史,一部爱情的传奇录一部家族的纪念馆,一部时代的风尚志关于八十年代最生动的描述在戴城的蔷薇街,人们的生活就蔷薇街那么远,那么窄而无趣,仿佛一眼可以望尽。然而,在几近魔幻现实的六十年代,在激流暗自汹涌的八十年代,冥冥中自有股力量操纵着街上的居民,令他们走向命运之不可知。于是少年恣肆成长,成人东奔西突——
1.60 万字 | 2025-04-08 14:29更新
《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20 万字 | 2025-04-08 14:29更新
《活着活着就老了》收录了冯唐近年来的代表作。这些随感而发的文字,表达了作者自由、时尚、前卫的思想、文笔犀利幽默,既调侃又老道深髓,极富哲理,常有惊人之语,既能让读者忍俊不禁,又能给读者的新的启迪。
16.40 万字 | 2025-04-08 14:29更新
尼尔·盖曼 | 其他 | 已完结
北欧神话是一切奇幻文化的重要起源!幻想文学大师、《美国众神》作者尼尔·盖曼,重述辉煌壮丽的北欧神话!诸神的黄昏已然来临,古老的众神即将苏醒。雷神托尔的锤子来自何处?诸神之父奥丁为何失去一只眼睛?亦正亦邪的洛基究竟是什么身份?诞生两千年来,历经多次演绎,北欧神话的本源已越来越模糊。而今,幻想文学大师尼尔·盖曼厘清了北欧神话的脉络,以全新的笔法,再现了这一辉煌壮丽的神话体系。从世界之树到九大世界,从一切的诞生到诸神的黄昏,从青春的金苹果到巨狼芬尼尔……在盖曼笔下,故事重获新生,众神逐个复活。
3.60 万字 | 2025-04-08 14:31更新